根据临床症状可考虑患有贫血,但要确定缺铁则要依赖化验。首先要化验血常规,这是临床上最常做的化验。血常规检查,是指对外周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化验检查。这种检查只需抽取外周(一般是手指)一滴血即可完成。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如表1。
表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正常值
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4.O-5.5)×10的12次方/L120-160g/L
成年女性(3.5-5.O)×10的12次方/L110-150g/L
新生儿(6.O-7.07)×10的12次方/L170-200g/L
贫血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临床上还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轻度,血红蛋白正常值低限至90克/升;中度,90-60克/升;重度,60-30克/升;极重度,<30克/升。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的降低只能证明患了贫血,要想知道是否患的是缺铁性贫血,还要参考红细胞平均值。将测得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比积三项数据按一定公式计算,可以计算出红细胞的三种平均值,即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正常值82~95(飞升fl);平均红细胞蛋白(MCH):正常值(27—31皮克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32%-36%。缺铁性贫血的血象表现为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以上三种红细胞平均值均低于正常。
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的减少比红细胞数减少更明显。血片中可见到成熟红细胞大小及形态不一,以体积小者为多,红细胞形态不规则,中心淡染区扩大,胞浆变成很窄的一圈如环状。血常规检查中网织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一般无异常。少数病人可见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慢性失血性贫血可见血小板增多。少数病人可见网红增高。贫血较轻者可为正细胞性贫血正色素。
病情严重的病人应做骨髓象的检查,这是一种用穿刺针采取骨髓液的常用诊断技术,选择的穿刺部位多为髂骨、腰椎、胸骨。此方法有一定的痛苦,但损伤不很大,较安全,病人不必太担心。缺铁性贫血病人的骨髓表现为红系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系比值降低,有核红细胞增多,以小型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中幼红细胞的特征为胞体小,胞浆少,呈深灰蓝色,仅绕核一周,着色不匀。核浆发育不平衡,浆迟于核。晚幼红细胞亦小,浆发育亦迟于核。其余无异常。骨髓铁粒幼细胞生成减少,含铁血黄素阴性。
此外,为明确诊断还应抽一点儿静脉血做生化检查,包括血清铁(SI)、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SF)及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FEP)。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血清铁≤9微摩/升(正常值9-30微摩/升,男性高于女性;有昼夜变化,晨高、下午低,波动达0.20~0.30微摩/升。标本易被铁污染,应用去离子处理器材和水)。总铁结合力升高≥76.8微摩/升,(正常值35.5-76.8微摩/升,男性高于女性)。运铁蛋白饱和度≤15%(正常值20%-40%)。血清铁蛋白<12微克/升(正常值12-200微克/升,男性高于女性)。红细胞内游离卟啉测定:缺铁性贫血由于缺铁,原卟啉不能合成血红素,而以游离原卟啉积聚在红细胞中,故缺铁时游离卟啉>0.9微摩/升(正常值0.27-0.90微摩/升)。血清中转铁蛋白受体(sTfR)缺铁时明显增加。
用电镜检查,可见缺铁性贫血的超微结构,2%-4%幼红细胞出现核结构异常,大多数晚幼红细胞浆中吞噬小泡明显增加,这已构成本病的特征。
根据以上检查,确定缺铁性贫血不难,确定此病后应查明缺铁的原因,但有时查不到。
客户服务
在线客服
每天9:00~21:00
服务热线
每天 9:00~22:0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扫码下载
正品保障
所有药品100%正品
快速发货
最快当日内发货
先行赔付
质量问题先赔付
隐私保护
客户信息保密
健康咨询
1对1在线解答健康问题
| 网站地图
药品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粤) 网药平台备字 (2023) 0006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100352粤ICP备10009268号 | 粤公网安备44010502001069号安全联盟 | 营业执照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一经营性一2023—0442 |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GDWS10002 |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粵)网械平台备字(2018) 第0003号
Copyright© 2010-2019 广州八百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全国首批正规合法网上药店平台之一,100%正品保障,并有国家执业药师提供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