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膜炎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有3种,即脑膜炎、急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及慢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此3种皆有典型的皮肤表现,且常为诊断的重要指证。下面一起来看看流行性脑膜炎发病原因有哪些。
脑膜炎球菌为奈瑟菌属之一。革兰阴性,肾形,直径约0。6~0。8μm,多成对排列,其邻近,面扁平,有时四个相连。新鲜分离菌株有多糖荚膜。在电镜下,本菌有外膜,厚约8nm。外膜与胞质膜之间为黏肽层,或称周质间隙,厚约6nm。该菌仅存在于人体,可从带菌者鼻咽部及患者的血液、脑脊液、皮肤瘀点中检出。在脑脊液涂片时病菌在中性粒细胞内外均可见到。
该菌专性需氧,对培养基要求较高,通常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作分离,在5%~10%二氧化碳,浓度下生长较好。最适宜温度为35~37℃,超过41℃或低于30℃均不能生长。18~24h后菌落呈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有光泽的露滴状圆形隆起。病菌能形成自溶酶,如不及时转种,可于数天内死亡。对寒冷及干燥亦极为敏感,在体外极易死亡,故采集标本后必须立即送检接种。对一般消毒剂极为敏感。
糖发酵反应是鉴定奈瑟菌属种别的重要方法。脑膜炎球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但不发酵乳糖、果糖和蔗糖,可和奈瑟菌属中的淋球菌、乳糖发酵奈瑟菌等相鉴别。
本菌的荚膜多糖是分群的依据。目前将本菌分为A,B,C,D,X,Y,Z,29E,W135,H,I,K,L,13个菌群。此外,尚有部分菌株不能被上述菌群抗血清所凝集,称之为未定群,在带菌者分离的脑膜炎球菌中占20%~50%,一般无致病力。B群和C群尚可按菌体外膜的蛋白质抗原分型,引起临床发病者多数为2型和15型。不论B群或C群,其型抗原在化学和血清学方面是相同的。近年来有联合采用七种胞质酶的多位点凝胶电泳(multilocuselectrophoresis,MLEE)和两种外膜蛋白质的聚丙烯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A群脑膜炎球菌的克隆型。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多位点测序分型(Multilocussequencetyping,MLST)方法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性好、可在网站上比较全球不同实验室的数据(http:www。mlst。net)等优点,成为Nm分型的黄金标准。该方法特别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不同流行株的遗传学衍变。Pierre用MLST研究发现1988~1999年在非洲流行的A群4型和P1-9亚型,实际上是ST-5和ST-7两个序列型。
上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都可以了解到流行性脑膜炎的发病原因都有哪些了吧,希望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因来选择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多注意饮食习惯宜饮食清淡为主,合理搭
客户服务
在线客服
每天9:00~21:00
服务热线
每天 9:00~22:0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扫码下载
正品保障
所有药品100%正品
快速发货
最快当日内发货
先行赔付
质量问题先赔付
隐私保护
客户信息保密
健康咨询
1对1在线解答健康问题
| 网站地图
药品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粤) 网药平台备字 (2023) 0006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100352粤ICP备10009268号 | 粤公网安备44010502001069号安全联盟 | 营业执照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一经营性一2023—0442 |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GDWS10002 |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粵)网械平台备字(2018) 第0003号
Copyright© 2010-2019 广州八百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全国首批正规合法网上药店平台之一,100%正品保障,并有国家执业药师提供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