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疫苗有什么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呢?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呢?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全部新生儿都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呢?通过阅读本文,也许你就能从中找到相关的答案,本文就是主要介绍关于乙肝疫苗的知识。
乙肝疫苗分为血源乙肝疫苗及基因重组(转基因)乙肝疫苗两种,其中基因重组(转基因)乙肝疫苗又可分为哺乳动物表达的疫苗和转基因酵母疫苗,乙肝血源疫苗系统由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浆提取的HBsAg,经纯化,灭活及添加佐剂氧化铝制成。目前我国多采用基因重组(转基因)乙肝疫苗。
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是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含有乙肝病毒HBsAg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入酵母(啤酒酵母。毕赤酵母或汉逊酵母)或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表达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于未糖基化的HBsAg多肽,经破碎酵母菌体,颗粒形未糖基化的HBsAg多肽释放,经纯化,灭活,加氢氧化铝后制成。
治疗性乙肝疫苗
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
治疗性乙肝疫苗可分为蛋白疫苗、DNA疫苗和多肽疫苗。治疗性乙肝疫苗其不同于预防性乙肝疫苗的地方在于它可克服机体的免疫耐受,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对乙肝起到治疗作用。
研究已经表明,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有效地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因此,治疗性疫苗以打破免疫耐受、重建免疫应答,激发慢性乙肝患者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和以CTL应答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清除肝细胞内病毒的目的。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问世将为治疗慢性乙肝提供了新的手段,带来了希望和憧憬。但治疗性乙肝疫苗尚在研究之中,结构的改变、疫苗的稳定性、佐剂的选择、乙肝病人的个体差异、乙肝病毒的突变、疫苗的剂量、远期疗效、毒副作用等问题的解决尚有待时日,因此治疗性疫苗还不可能马上投入临床使用。
乙肝疫苗的注射毫无疑问能够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乙肝的发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注射乙肝疫苗就一定能保证不得乙型肝炎。因此患者应该要定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防范于未然,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免受疾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