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栓的作用是什么呢?
双氯芬酸钠栓的作用是什么呢?双氯芬酸钠栓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相信服用过双氯芬酸钠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想要知道,双氯芬酸钠栓的作用打大不大,效果好不好。那么,我们看一下双氯芬酸钠栓的作用吧。 双氯芬酸钠栓的作用为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术后疼痛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发热,其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比吲哚美辛强2~2。5倍,比阿司匹林强26~50倍。下面我们为您介绍双氯芬酸钠栓在肛肠术后镇痛技术中的临床应用。 双氯芬酸钠栓的作用是镇痛、抗炎,是通过除对环氧酶有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外尚有一定抑制脂氧酯而减少白三烯、缓激肽等产物的作用。由于以上方法及应用药物的特点存在着术后肛门应激性失禁,效果不确切,局部麻木感长期不能恢复,伤口愈合迟缓,排便无力,粪便淤滞嵌塞,操作复杂,费用较高等缺点。因此,选择一种镇痛效果肯定,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副作用低,经济实惠的方法就有其积极的意义。 肛门疾病手术后,由于前列腺素、缓激酶等致痛物质的释放,刺激肛门括约肌使之不断痉挛收缩而产生疼痛。双氯芬酸钠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痛觉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产生显着的抗炎止痛作用。其作用比吲哚美辛强2~2。5倍,比阿司匹林强26~50倍,药理特点是起效快、药效强、剂量小、不良反应轻、个体差异小。 双氯芬酸钠栓的作用经直肠给药后0。5~2h血药浓度即可达峰值,起效迅速。我们手术时均采用骶管麻醉,麻醉镇痛时间达4h以上,而手术历时多在1h左右,手术结束时将药栓直接塞入肛内,在麻醉时效内就已给药,属于超前镇痛。加之药栓是在直肠腔内缓慢释放,缓慢吸收,作用持久,多数患者术后应用1~2粒就能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综上所述,双氯芬酸钠栓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时具有独特的疗效,而且起效迅速。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服用不同剂量的双氯芬酸钠栓,其产生的作用也是很不同的,因此患者们要在医生的嘱咐下服用,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