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由于这种疾病的初期症状不是很明显,所以很多人会忽略这种疾病,等到发现时,病情已经加重了。预防青光眼,关键是日常要做好护理。那么在平时,我们要如何预防青光眼呢?
秋冬季节,许多人都会注意全身的保暖,但唯独视物的双眼被排除在外。其实,冷空气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特别是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容易被寒气所伤,诱发疾病。因此,提醒广大青光眼患者们,秋冬季要注意眼睛的保暖。
气温下降是诱发青光眼的重要原因: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异常升高,超过了眼睛视神经所能承受的最高限度,以致造成视神经损害及视野缺损,最终使得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一组疾病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
青光眼的发生,除了与白内障、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眼压升高有关,它还跟遗传及具有“青光眼性格”有关,像脾气急躁、忧虑、紧张、不安、多疑、抑郁、强迫症、不乐观、情绪波动较大等性格的人,他们相对来说更易发生青光眼。
此外,寒冷的天气因素也是诱发青光眼的重要原因。气温降幅较大时,容易使人体的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它通过干扰植物神经而干扰血压,进而造成眼压波动,最终导致青光眼的发生,或者是使原本的青光眼症状加重。
很多青光眼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眼痛,这是因眼压升高压迫到眼球组织而引起的。此外还有眼眶、鼻根胀痛或剧烈偏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若老花眼或近视眼突然加重、目光直视正前方时感到余光所及的视野范围明显缩小,晚上看灯光时出现虹视(即灯光周围有五彩缤纷的晕圈)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
控制青光眼:测眼压+定期随访
青光眼的视力损害主要是眼压导致视神经萎缩,严重者可致盲,并且青光眼导致的视力丧失,目前是没有办法改善视力的。如果眼压控制满意,视功能就不会进一步损害。而眼压是否控制得宜,需要结合患者确诊时眼压情况和视野损害程度,建议患者到有资质的专科医院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专科医生会根据未用药前的眼压水平还有视野损害的程度来确定用药和手术,以达到治疗的目标眼压。稳定眼压是治疗的关键,患者要按医生的要求配合治疗,不能擅自停药。
有些青光眼患者在长期用药的情况下,仍觉得有眼肿、疼痛等不适感,担心病情加重。其实,眼胀可能与眼压高有关也可能是视力疲劳,如有条件在眼睛不适的时候检测一下眼压,只要眼压控制满意又能定期随访,控制病情的可能性很大。而对于不少由于患病早期疏于防治,眼睛失明的患者,如果感觉疼痛症状明显或有其他不适,可考虑手术进行治疗。需要谨记的一点就是,青光眼是不能得到完全治愈的,它需要终生护理。
气寒冷时,还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和长时间近距离工作。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眼睛容易干涩,可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休息一会并眨眨眼睛或用热毛巾敷敷眼睛,以缓解眼睛干涩的症状,暖气开放的室内要注意做好保湿。
另外,还要注意生活作息要规律,不熬夜;饮食上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大量喝浓茶或咖啡;调节好情绪,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太大。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以免因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或堵塞而诱发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疾病,所以患上青光眼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时会比较严重的。要预防青光眼,护理尤为重要。在平时,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有规律的作息习惯;要注意保护眼睛,科学合理的用眼。